15米便攜式升降避雷針 非接閃式主動防雷裝置 大保護范圍
15 米便攜式避雷針的保護范圍通常采用滾球法來確定,其核心是通過一個半徑為滾球半徑的球體,模擬雷電擊中物體的臨界狀態,從而劃定保護區域。具體保護范圍受以下因素影響:
1.滾球半徑的選擇
滾球半徑根據被保護對象的防雷類別(如建筑物、設備的防雷等級)確定,不同場景的滾球半徑不同,直接影響保護范圍大小:
1類防雷物 :滾球半徑 30 米。
2類防雷物(如大型變電站、通信樞紐):滾球半徑 45 米。
3類防雷物(如普通廠房、小型電子設備):滾球半徑 60 米。
2.15 米避雷針的保護范圍計算
以避雷針高度 h=15 米為例,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(r?)和不同高度平面上的保護半徑(r)可按以下公式計算(適用于避雷針高度≤滾球半徑的情況):
地面保護半徑(r?):
r? =√[h×(2R-h)]
(其中R為滾球半徑,h為避雷針高度)
高度為 h?平面上的保護半徑(r?):
當 h?≥ h 時,無保護;
當 h?<h 時,r? = √[h×(2R - h)] - √[h?×(2R - h?)]
不同滾球半徑下的保護范圍示例:
防雷類別 滾球半徑 R(米) 地面保護半徑 r?(米) 10 米高度平面保護半徑 r??(米) 5 米高度平面保護半徑 r?(米)
一類防雷物 30 √[15×(60-15)]≈25.98 √[15×45] - √[10×50]≈25.98-22.36≈3.62 25.98 - √[5×55]≈25.98-16.58≈9.4
2類防雷物 45 √[15×(90-15)]≈33.54 33.54 - √[10×80]≈33.54-28.28≈5.26 33.54 - √[5×85]≈33.54-20.61≈12.93
三類防雷物 60 √[15×(120-15)]≈41.07 41.07 - √[10×110]≈41.07-33.17≈7.9 41.07 - √[5×115]≈41.07-26.92≈14.15
3. 實際應用中的限制
便攜式 / 移動式特點的影響:
移動式避雷針通常需安裝在車輛或支架上,實際高度可能包含載體本身的高度(如車載時,車輛高度 1.5 米 + 避雷針 15 米,總高度 16.5 米),此時保護范圍會略有擴大。
周邊環境影響:
若附近有高大建筑物或物體,可能會 “屏蔽” 避雷針的保護范圍,需結合實際地形計算。
總結
15 米便攜式升降避雷針的地面保護半徑約為26-41 米(取決于防雷類別),隨被保護物體高度升高,保護半徑逐漸減小。
詳詢鄭州萬佳防雷的薛紅18503833715
15 米便攜式避雷針的保護范圍通常采用滾球法來確定,其核心是通過一個半徑為滾球半徑的球體,模擬雷電擊中物體的臨界狀態,從而劃定保護區域。具體保護范圍受以下因素影響:
1.滾球半徑的選擇
滾球半徑根據被保護對象的防雷類別(如建筑物、設備的防雷等級)確定,不同場景的滾球半徑不同,直接影響保護范圍大小:
1類防雷物 :滾球半徑 30 米。
2類防雷物(如大型變電站、通信樞紐):滾球半徑 45 米。
3類防雷物(如普通廠房、小型電子設備):滾球半徑 60 米。
2.15 米避雷針的保護范圍計算
以避雷針高度 h=15 米為例,在地面上的保護半徑(r?)和不同高度平面上的保護半徑(r)可按以下公式計算(適用于避雷針高度≤滾球半徑的情況):
地面保護半徑(r?):
r? =√[h×(2R-h)]
(其中R為滾球半徑,h為避雷針高度)
高度為 h?平面上的保護半徑(r?):
當 h?≥ h 時,無保護;
當 h?<h 時,r? = √[h×(2R - h)] - √[h?×(2R - h?)]
不同滾球半徑下的保護范圍示例:
防雷類別 滾球半徑 R(米) 地面保護半徑 r?(米) 10 米高度平面保護半徑 r??(米) 5 米高度平面保護半徑 r?(米)
一類防雷物 30 √[15×(60-15)]≈25.98 √[15×45] - √[10×50]≈25.98-22.36≈3.62 25.98 - √[5×55]≈25.98-16.58≈9.4
2類防雷物 45 √[15×(90-15)]≈33.54 33.54 - √[10×80]≈33.54-28.28≈5.26 33.54 - √[5×85]≈33.54-20.61≈12.93
三類防雷物 60 √[15×(120-15)]≈41.07 41.07 - √[10×110]≈41.07-33.17≈7.9 41.07 - √[5×115]≈41.07-26.92≈14.15
3. 實際應用中的限制
便攜式 / 移動式特點的影響:
移動式避雷針通常需安裝在車輛或支架上,實際高度可能包含載體本身的高度(如車載時,車輛高度 1.5 米 + 避雷針 15 米,總高度 16.5 米),此時保護范圍會略有擴大。
周邊環境影響:
若附近有高大建筑物或物體,可能會 “屏蔽” 避雷針的保護范圍,需結合實際地形計算。
總結
15 米便攜式升降避雷針的地面保護半徑約為26-41 米(取決于防雷類別),隨被保護物體高度升高,保護半徑逐漸減小。
詳詢鄭州萬佳防雷的薛紅185038337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