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容卡更名為“廢卡”,消費者權益如何得到維護?這一問題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。
消費遇阻
肖女士自2002年起,在福州東方百貨西塔樓十層的王氏果菜美容院,陸續花費兩萬多元購買了美容、保養的永久卡以及相關產品。然而,當美容院重裝并更名為莎莎美膚堂后,肖女士的卡卻無法繼續使用。不僅如此,今年美容院還要求她額外支付8000元才能繼續消費,肖女士對此表示拒絕,結果雙方關系變得緊張,她的卡最終變成了無效卡。
證據確鑿
肖女士經過調查發現,盡管店鋪已經更名,工商執照上的經營人也發生了更換,但真正的老板并未易主。店內的一些營業員和管理人員依舊保持著原班人馬。她用手機拍攝了店門口粘貼的舊美容院宣傳廣告,還有店內保存的4至5份客戶資料,這些資料依舊保留著原美容院的痕跡,這些都足以證明這家店實際上還是原來的那家。
不止一人
在工商局12315的調解場所,有一位女士與肖女士有著相似的遭遇。這位女士在一家美容院花費了1000元購買了年卡,然而僅使用了短短一兩個月,這張卡就無法繼續使用了。這顯然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,許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都受到了侵害。
商家狡辯
工商局人員與記者試圖與原美容院的盧經理取得聯系,但均未能成功。莎莎美膚堂的陳先生表示,該店與原美容院并無關聯,僅是租用了場地,營業執照和經營名稱都已經更換。然而,事實果真如此嗎?店員們聲稱并未離職,仍在店內工作,這顯然與商家的說法不一致。
物業證實
該美容院的前員工確認自己并未離職,依然在此處工作。物業方面也表示,該區域原本是美容院,續租和裝修事宜一直是由原老板與物業方協商,盡管不清楚店鋪名稱是否有所變更,但負責人并未更換。這些信息進一步揭示了商家的說法難以成立。
消委提醒
近年來,商家因“停業”或更換營業執照引發的美容卡成為無效卡的爭議頻發。隨著十一黃金周的臨近,眾多商家紛紛推出預售卡優惠活動,省消委會向市民發出警示,提醒大家在面對高額折扣的預售卡時要保持警惕,切勿一次性充入過多金額。否則,稍有不慎,就可能步肖女士等人的后塵,讓手中的卡變成無效卡,自身權益受到損害。
186信息網原創文章,轉載請注明本文來自:m.lutong-group.com